進口咖啡生豆,你準備好了嗎?我們將帶你一步步了解咖啡生豆進口的5大步驟,從文件準備、海關通關到品質檢驗,讓你輕鬆掌握流程。此外,我們還會分享4大採購策略,教你如何找到優質供應商,並有效控管成本與風險,包括海運費、關稅、倉儲費等,以及如何應對價格波動(最高達40%)和品質問題,最終提升你的利潤。從產地選擇、品種挑選到處理方式,我們都將提供專業建議,助你建立穩定的供應鏈。
咖啡生豆進口:從申請到通關的5大步驟

咖啡生豆進口文件準備:4大必備文件與海關申報實務
進口咖啡生豆,文件準備不全絕對是個大麻煩,常常卡在海關,浪費時間又傷神。 想像一下,好不容易談成的訂單,卻因為文件出錯,延遲交貨,客戶跑了,損失慘重。更別說那些額外的倉儲費、滯納金,算下來真的會讓人欲哭無淚…
其實,只要掌握幾個關鍵,文件準備就能輕鬆搞定,順利通關! 咖啡生豆進口,首要任務是備妥申請文件,像是提單(B/L)、商業發票(Commercial Invoice)、裝箱單(Packing List)和產地證明(Certificate of Origin),缺一不可。
海關申報的精準度更是重中之重,以下細節務必留意:
- 提單(B/L)範例: 長榮、陽明海運都有提單樣本可參考,重點是Shipper、Consignee、Notify Party等欄位,確保與商業發票一致。
- 商業發票(Commercial Invoice)範例: 阿里巴巴國際站上,咖啡豆出口商提供的發票模板是不錯的參考,價格條款(CIF、FOB)和貨幣種類(美元、歐元)的標註要清楚。
- 產地證明(Certificate of Origin)範例: 台灣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上有範本,申請流程和所需資料都寫得很清楚。想更深入了解,可以問問嘉里大榮或中菲行這些報關行。
- 海關編碼查詢: 在台灣,財政部關務署網站的「稅則稅率綜合查詢」超好用,輸入「咖啡生豆」就能查到最新的海關編碼。未焙炒咖啡豆的編碼可能是09011100,但還是要依實際產品規格確認。
- 關稅計算案例(台灣): 假設從哥倫比亞進口1000公斤未焙炒咖啡豆,CIF價格是每公斤5美元,關稅稅率5%,那關稅就是1000公斤 5美元/公斤 5% = 250美元,換算成新台幣大約7500元(以匯率30計算)。別忘了,還要加上5%的營業稅喔!
搞定了進口申請文件,接下來,咖啡生豆的檢驗規範和品質標準也是進口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,確保產品安全無虞。

咖啡生豆進口檢驗:農藥殘留與重金屬檢測標準與3大品質把關建議
進口咖啡生豆驗出農藥超標,或是重金屬含量過高,整批貨直接被退運或銷毀,損失可就大了。 這不僅影響商譽,更可能觸犯法規,面臨罰款甚至更嚴重的法律責任。消費者喝到有問題的咖啡,對品牌的信任度也會瞬間崩盤…
所以,了解咖啡生豆的檢驗規範和品質標準非常重要。 常見的檢驗項目包括農藥殘留和重金屬含量,這些都直接關係到產品的品質和安全。
- 農藥殘留檢測: 依據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》(GB 2763)檢測,用氣相色譜-質譜聯用(GC-MS)或液相色譜-質譜聯用(LC-MS)方法。舉例來說,中國大陸草甘膦的限量是0.1mg/kg。可以找譜尼測試集團或華測檢測,費用大約人民幣500-800元/項。在台灣,則是依據《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》,咖啡豆中常見農藥如嘉磷塞的殘留容許量為0.1 ppm。SGS台灣檢驗科技或Intertek全國公證都可以做檢測,費用約新台幣3000-5000元/項。
- 重金屬含量檢測: 檢測鉛、鎘、汞這些重金屬,參考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》(GB 2762),用原子吸收光譜法(AAS)或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(ICP-MS)。中國大陸鉛的限量是1.0 mg/kg,鎘的限量是0.1 mg/kg。台灣鉛的限量是0.5 ppm,鎘的限量是0.1 ppm。記得選有CNAS認證的實驗室。
為了確保咖啡生豆符合品質標準,我有幾個建議:
- 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: 優先考慮有ISO 22000或HACCP認證的。
- 進行抽樣檢驗: 找SGS、Intertek這種第三方檢測機構抽驗,確保符合標準。
- 建立品質追溯系統: 可以用區塊鏈技術,像VeChain ToolChain或IBM Food Trust,記錄咖啡豆的產地、批次、檢驗報告等資訊,確保資料不能被竄改。或是用QR Code技術,例如騰訊區塊鏈或螞蟻區塊鏈,讓消費者掃描QR Code就能查到咖啡豆的相關資訊。
咖啡生豆採購:4大策略助你找到最佳方案
上一章節我們學習了如何確保進口咖啡生豆的品質,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的交易模式,幫你找到最適合的方案。

進口商採購:優勢與4大風險評估,如何找到最佳合作夥伴?
許多咖啡業者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,會選擇透過進口商購買咖啡生豆,但如果選錯了,反而會增加成本、延遲交貨,甚至買到品質不佳的豆子。 想像一下,你急著要推出新品,結果進口商延遲交貨,讓你錯失市場良機;或是你滿心期待的咖啡豆,結果品質不符預期,影響了咖啡的風味和口碑,這些都會讓你的生意受到不小的打擊。
因此,慎選進口商非常重要。 選擇時,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:
- 資質與經驗: 看看這家公司成立多久、跟哪些產區合作、處理量有多大。 像是Q Grader、SCAA和Fairtrade認證都是不錯的參考指標,你可以在這些機構的官網上查詢。特別是Q Grader認證,代表這家進口商有專業的杯測能力。
- 價格透明度: 多比較幾家進口商的報價,特別留意那些隱藏費用。 像是倉儲費(大約每噸每天新台幣50-100元)、檢驗費(每批次約新台幣2,000-5,000元)、運輸保險費(貨物價值的0.3%-0.5%)等等。記得跟進口商要一份詳細的費用明細表。
- 品質控制流程: 了解他們的檢驗標準和追溯系統。 好的進口商會採用批次管理,對每一批咖啡生豆進行編號,詳細記錄產地、處理方式、採收日期等資訊。
- 物流能力: 確保他們能準時、安全地把咖啡生豆送到你指定的地點。
建議多跟幾家進口商建立聯繫,這樣才能有更多選擇,爭取到更好的價格和服務。
了解了透過進口商採購的眉角後,如果你想要更深入地掌握咖啡豆的來源與品質,那麼直接貿易會是另一個值得考慮的選項。
以下表格整理了選擇進口商時的重要考量:
考量面向 | 說明 |
---|---|
資質與經驗 | 成立時間、合作產區、處理量、Q Grader/SCAA/Fairtrade認證 |
價格透明度 | 比較報價,留意倉儲費(約每噸每天新台幣50-100元)、檢驗費(每批次約新台幣2,000-5,000元)、運輸保險費(貨物價值的0.3%-0.5%)等隱藏費用 |
品質控制流程 | 檢驗標準、追溯系統、批次管理(記錄產地、處理方式、採收日期等資訊) |
物流能力 | 準時、安全送達指定地點 |

直接貿易:4步驟風險管理,建立長期穩定的供應鏈
直接貿易,也就是咖啡烘焙商直接向咖啡農或合作社購買生豆,跳過傳統進口商。 這種方式雖然能讓你更了解咖啡豆的來源,但如果沒有足夠的貿易經驗和專業知識,像是品質評估、物流、報關等等,很容易踩到地雷,導致貿易失敗。 想像一下,你精心挑選的咖啡豆,結果在運輸過程中受潮發霉;或是你簽訂的合約不夠嚴謹,導致農民違約,這些都會讓你損失慘重。
想要成功進行直接貿易,以下幾個關鍵點一定要掌握:
- 尋找可靠的合作夥伴: 可以到Alibaba.com、Specialty Coffee Association (SCA) Marketplace等平台尋找。 在Alibaba.com上,優先選擇有Verified Supplier標誌的供應商,並仔細查看他們的交易記錄和客戶評價。在SCA Marketplace上,可以參考他們的SCA會員資格和參與SCA活動的程度。
- 簽訂詳細的合約: 合約中要明確規定生豆的品質標準(可以參考SCA的評分標準)、價格和付款方式(建議採用信用狀)、交貨時間和地點(可以採用Incoterms 2020國際貿易術語),以及發生爭議時的解決方式(可以選擇國際商會仲裁)。 你可以參考ICC的示範合約範本,並諮詢專業的國際貿易律師。
- 進行風險管理: 購買貨物運輸保險(可以向新安東京海上產險、富邦產險等公司購買)、信用保險(可以向中華民國輸出入銀行購買)和政治風險保險(可以向美亞保險、安聯保險等公司購買)。 購買貨物運輸保險時,建議選擇全險,保障更全面。
- 進行杯測: 確保生豆品質符合你的預期,並在合約中明確杯測標準,避免後續產生爭議。
咖啡生豆採購指南:產地、品種、處理法3大關鍵
透過直接貿易,烘焙商能更緊密地與咖啡農合作。接下來,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挑選高品質的咖啡生豆。

咖啡產地風味指南:衣索比亞、哥倫比亞、肯亞3國4種風味剖析
不同產地的咖啡豆風味差異大,選錯產地就像選錯了劇本,再好的演員也演不出好戲。 想像一下,你想要一杯帶有花香和明亮酸度的咖啡,結果卻買到口感平淡、風味不足的豆子,不僅浪費了金錢,更讓期待落空。選錯產地會直接影響咖啡的品質和風味,導致你的產品失去競爭力。
要避免這種情況,關鍵在於了解不同產地的風味特徵,並根據你的需求做出明智的選擇。 衣索比亞以花香、柑橘調和明亮酸度聞名,哥倫比亞咖啡則以均衡口感、堅果和焦糖風味著稱,肯亞咖啡則以複雜的莓果風味、黑醋栗香氣和活潑酸度受到歡迎。
更精確的產區細分和風味描述如下:
- 衣索比亞:
- 耶加雪菲G1水洗批次(海拔2000米以上):檸檬、茉莉花、蜂蜜香氣,酸度明亮。
- 西達摩G2日曬批次(海拔1800米):藍莓、草莓果醬風味,醇厚度較高。
- 哥倫比亞:
- 薇拉產區Supremo等級(海拔1600米):堅果、焦糖、柑橘風味,口感均衡。
- 考卡產區Excelso等級(海拔1400米):巧克力、紅糖風味,醇厚度較高。在蝦皮購物-『原豆咖啡專賣店』,薇拉Supremo等級生豆價格約為每公斤300元,考卡Excelso等級生豆價格約為每公斤250元。
- 肯亞:
- 涅里產區AA等級(海拔1800米以上):黑醋栗、葡萄柚、紅茶風味,酸度活潑。
- 奇安布產區AB等級(海拔1600米):番茄、烏梅風味,酸度較柔和。
掌握了產地風味的選擇技巧後,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品種和處理法,它們對咖啡風味又有什麼樣的影響。
以下表格整理了衣索比亞、哥倫比亞、肯亞咖啡的風味特徵:
產地 | 主要風味 | 產區範例 | 海拔(米) |
---|---|---|---|
衣索比亞 | 花香、柑橘調、明亮酸度 | 耶加雪菲G1水洗 | 2000以上 |
衣索比亞 | 藍莓、草莓果醬風味 | 西達摩G2日曬 | 1800 |
哥倫比亞 | 均衡口感、堅果、焦糖風味 | 薇拉產區Supremo | 1600 |
哥倫比亞 | 巧克力、紅糖風味 | 考卡產區Excelso | 1400 |
肯亞 | 複雜的莓果風味、黑醋栗香氣、活潑酸度 | 涅里產區AA | 1800以上 |
肯亞 | 番茄、烏梅風味 | 奇安布產區AB | 1600 |

咖啡豆品種與處理法:阿拉比卡、羅布斯塔2大品種,水洗、日曬、蜜處理3種處理法影響風味
咖啡豆的品種和處理方式,就像是廚師手中的食材和烹飪技巧,會直接影響最終咖啡的風味。 如果你對品種和處理法一知半解,很可能買到風味不符預期,甚至是品質低劣的生豆,導致你的咖啡失去特色和吸引力。
因此,深入了解不同品種和處理法的特性,制定專業的採購策略滿重要。 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是兩大主要品種,而水洗法、日曬法和蜜處理則是常見的處理方式。
不同品種和處理法的組合會產生獨特的風味:
- 阿拉比卡:
- 藝伎(Geisha):柑橘、佛手柑、茉莉花香氣,酸度明亮,價格較高。在momo購物網-『咖啡生豆旗艦店』,藝伎品種生豆價格約為每公斤800元。
- 鐵比卡(Typica):堅果、巧克力、焦糖風味,口感均衡,價格適中。在momo購物網-『咖啡生豆旗艦店』,鐵比卡品種生豆價格約為每公斤400元。
- 羅布斯塔:
- 卡內弗拉(Canephora):巧克力、堅果、木質風味,咖啡因含量高,價格較低。在蝦皮購物-『平價咖啡豆專賣店』,卡內弗拉品種生豆價格約為每公斤150元。
- 帕卡馬拉(Pacamara):熱帶水果、花香、蜂蜜風味,酸度較低,價格適中。在蝦皮購物-『平價咖啡豆專賣店』,帕卡馬拉品種生豆價格約為每公斤250元。
- 處理法:
- 水洗法:呈現咖啡豆的原始風味,酸度明亮,乾淨度高,成本也較高。哥倫比亞薇拉產區的水洗咖啡豆,具有柑橘、堅果的風味。
- 日曬法:賦予咖啡豆更豐富的甜感和醇厚度,但容易產生瑕疵風味。衣索比亞耶加雪菲的日曬咖啡豆,帶有藍莓、草莓果醬的風味。
- 蜜處理:風味介於水洗和日曬之間,更為平衡。哥斯大黎加的蜜處理咖啡豆,具有蜂蜜、焦糖的風味。
咖啡生豆進口:成本控管與風險管理,利潤提升關鍵
上一章我們探討了不同咖啡豆的風味,就像選對食材一樣,進口時的成本控制和風險管理也超級重要。

咖啡生豆進口成本:海運費3500-4500美元,關稅0-8%,倉儲費每月每噸800-1500元
進口咖啡生豆,成本控制不好,利潤直接往下掉! 運費、關稅、倉儲、檢驗,每一項都像吸血鬼一樣,啃食你的利潤。如果沒有好好控制,可能忙了一大圈,結果都在幫貨運公司、海關打工,自己卻沒賺到多少…
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,就能有效控制成本,讓利潤UP UP!
- 運費: 2025年從哥倫比亞麥德林港口海運40英尺貨櫃到台灣基隆港,運費約3,500-4,500美元,航程35-40天;空運的話,DHL每公斤約4.5-6美元,3-5天到。小撇步: 跟海運公司簽長期合約,運費有機會降10-15%喔!
- 關稅: 從宏都拉斯進口咖啡豆,原本關稅8%,但透過中美洲經貿協定可以降到0%,每公斤省下約0.2美元!但如果從沒簽協定的巴西進口,就要乖乖繳8%關稅囉。
- 倉儲: 基隆港附近的甲級倉儲,每月每噸約1,200-1,500元新台幣;桃園大園的乙級倉儲,每月每噸約800-1,000元。省錢小招: 盡量縮短倉儲時間,少放一個月,就能省下1,200-1,500元!
- 檢驗: 農藥殘留檢測(像SGS)每批約3,000-5,000元;赭麴毒素檢測約2,000-3,000元;品質檢測(SCA杯測)每批約5,000-8,000元。省錢小招: 跟檢驗機構長期合作,凹個8-15%的折扣!
成本控制很重要,但進口咖啡豆就像在海上航行,一不小心就會遇到風浪,所以風險管理絕對不能少!

咖啡生豆進口風險:價格波動40%,品質控管4策略,分散供應鏈風險
進口咖啡生豆,可不是穩賺不賠的生意,風險超多! 價格波動、品質出包、供應鏈斷鏈、匯率亂跳… 哪個環節出問題,都可能讓你賠錢。
所以,一定要做好風險管理,才能穩穩賺!
- 價格波動: 國際咖啡期貨價格像雲霄飛車,一下漲一下跌。像2025年初,巴西乾旱,阿拉比卡減產,ICE期貨從每磅1.8美元漲到2.5美元,漲了快40%!對策: 簽固定價格的長期合約,像跟巴西Cecafe簽一年約,鎖定每磅2美元,成本就穩定了。
- 品質問題: 生豆品質不好,咖啡就不好喝。之前有進口商進了一批越南羅布斯塔,沒仔細驗貨,結果發現裡面有發霉豆和雜物,咖啡風味整個走鐘!對策: 親自去產地考察,像去哥倫比亞薇拉產區看看,再找SCA認證的杯測師驗貨,確保品質。
- 供應鏈中斷: 天災人禍都可能讓供應鏈斷掉。像2024年,東南亞颱風,越南咖啡豆就斷貨了。對策: 找備胎!同時跟巴西和哥倫比亞的供應商合作,分散風險。
- 匯率波動: 匯率變動直接影響成本。如果用美元買咖啡豆,新台幣從28.5升到32,成本就多了約12%!對策: 簽遠期外匯合約,跟銀行鎖定匯率,像簽3個月遠期合約,鎖定匯率在29。
另外,記得買貨物運輸保險,像蘇黎世產險的貨物運輸險,保險金額是貨物價值的110%,保費約0.3-0.5%,可以降低運輸過程的損失風險。

咖啡生豆進口4大關鍵:避開海關退運與品質風險
了解了這些風險管理方法後,相信你更有信心面對進口挑戰。接下來,我們來看看進口咖啡生豆時常見的一些問題。
進口咖啡生豆時,大家常常會遇到許多疑問,搞得霧煞煞。 如果對這些問題不了解,可能會導致進口流程延遲、品質出問題,甚至被海關退運,讓你白忙一場。
別擔心,以下整理了一些常見問題,並提供解答,希望能幫助你更了解咖啡生豆進口。
關於咖啡生豆的水分含量,其實有個黃金範圍:10-12%。如果超過12.5%,很容易滋生赭麴毒素A,這會影響咖啡的風味,更重要的是,會影響食品安全,嚴重的話整批貨物可能直接被海關退運。但如果低於9%,生豆又會變得太脆,烘焙的時候會產生過多的碎屑,影響萃取的均勻度。
- 在台灣這種海島型潮濕氣候下,建議選擇含水量11%左右的生豆,並且在倉儲環境中放置除濕機,把濕度維持在65%以下,這樣可以有效降低發霉的風險。
- 如果你是從衣索比亞進口日曬豆,因為當地比較乾燥,含水量可能偏低,建議選擇含水量10%以上的批次,並且在烘焙前進行噴水處理,避免烘焙不均勻。
建立產地追溯系統非常重要,這就像是幫你的咖啡豆建立一個身分證,讓你知道它從哪裡來,怎麼來的。具體可以這樣做:
- 記錄批次資訊,包括產地、莊園、處理法、採收日期等等,越詳細越好。
- 跟供應商建立透明的溝通管道,例如使用Cropster或typicA平台進行數據共享,確保資訊的即時性和準確性。(Cropster、typicA:咖啡產業常用的數據管理平台)
- 更進階一點,可以使用區塊鏈技術追蹤,例如透過Provenance平台記錄交易資訊,增加追溯的可靠性。
盛產季節的時候,咖啡豆的價格通常會比較低,但品質可能就沒那麼穩定。這時候可以考慮以下策略:
- 提前預訂高品質的生豆,例如在產季前3個月跟供應商簽訂固定價格合約,確保你能拿到好貨。
- 分散採購來源,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,例如同時從哥倫比亞、衣索比亞和巴西採購。
最後,倉儲環境對咖啡豆的風味影響很大,就像紅酒一樣,需要小心保存。理想的環境應該是:溫度18-22°C(可以使用恆溫恆濕空調控制)、濕度60-70%(可以使用加濕器或除濕機調節)、避免陽光直射(可以使用遮光簾或無窗倉庫)、保持通風(可以使用排風扇或空氣循環扇)。建議使用麻袋或穀物袋儲存,並且定期檢查,確保咖啡豆的品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