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否渴望在家就能沖煮出媲美咖啡館的美味手沖咖啡?我們將帶你從挑選HARIO、Kalita、ORIGAMI等3大品牌濾杯、濾紙和咖啡壺開始,深入探討影響風味的3大關鍵因素:水溫、研磨度和注水技巧,並提供3種濾杯注水法的教學,以及陶瓷、玻璃、金屬濾杯的清潔保養秘訣,讓你輕鬆掌握手沖咖啡的技巧,享受每一杯香醇的咖啡時光!
手沖咖啡器具指南:HARIO、Kalita、ORIGAMI等3大品牌濾杯及濾紙、咖啡壺選購

HARIO、Kalita、ORIGAMI濾杯材質與尺寸:陶瓷、玻璃、金屬3種材質風味差異分析
手沖咖啡新手常常遇到的問題是,面對琳瑯滿目的濾杯品牌,像是HARIO V60、Kalita Wave、ORIGAMI Dripper,根本不知道該怎麼選。 選錯濾杯,不僅會讓咖啡風味大打折扣,還可能因為操作不順手,讓你精心挑選的咖啡豆直接浪費掉。更慘的是,花了大把時間和金錢,結果沖出來的咖啡還不如超商買的…
其實,選對濾杯沒有想像中那麼難!了解各品牌的特性和材質差異是關鍵。 HARIO V60以其60度錐形設計和螺旋紋路著稱,強調水流的自由控制,適合追求細膩風味的咖啡愛好者。Kalita Wave則以其平底設計和波浪濾紙,提供更均勻的萃取,降低沖煮變數,適合新手使用。ORIGAMI Dripper則以其獨特的摺紙造型和多樣的顏色選擇,兼具美觀與實用性,其導流槽設計有助於水流順暢。
濾杯材質也會影響咖啡風味。陶瓷濾杯保溫性好,但導熱較慢。玻璃濾杯則導熱快,易於觀察沖煮過程,但保溫性較差。金屬濾杯則兼具耐用性和導熱性,但可能對咖啡風味產生輕微影響。
不同品牌濾杯的尺寸和容量有所不同:
- HARIO V60 02陶瓷濾杯:直徑11.5公分,高8.2公分,適用於1-4人份。
- Kalita Wave 185不鏽鋼濾杯:直徑13.5公分,高6.5公分,適用於3-4人份。
- ORIGAMI Dripper S陶瓷濾杯:直徑11.5公分,高7公分,適用於1-2人份。
不同材質濾杯在實際沖煮情境下,風味亦有差異:
- HARIO V60陶瓷濾杯沖煮耶加雪菲:呈現更乾淨明亮的酸質。
- Kalita Wave不鏽鋼濾杯沖煮曼特寧:增加醇厚度和body,降低酸度。
- ORIGAMI Dripper AS樹脂濾杯沖煮肯亞:提升咖啡的甜感和平衡度。
HARIO V60濾杯的價格約在200-1500元之間,Kalita Wave濾杯的價格約在500-2500元之間,ORIGAMI Dripper濾杯的價格約在800-2000元之間。
掌握了濾杯的選擇要點後,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濾紙和咖啡壺,它們的材質、尺寸和容量又該如何考量呢?
以下表格整理了HARIO、Kalita、ORIGAMI濾杯的比較:
品牌 | 設計特性 | 適用份數 | 價格範圍 (元) |
---|---|---|---|
HARIO V60 | 60度錐形,螺旋紋路 | 1-4 | 200-1500 |
Kalita Wave | 平底,波浪濾紙 | 3-4 | 500-2500 |
ORIGAMI Dripper | 摺紙造型,導流槽 | 1-2 | 800-2000 |

濾紙與咖啡壺選購指南:3種濾紙材質、3種咖啡壺容量與價格推薦
選購濾紙時,常常會因為材質和尺寸的選擇而感到困惑,不知道哪種濾紙才能完美搭配你的濾杯。 濾紙選錯了,可能會讓咖啡風味變得雜亂,甚至影響健康。想像一下,你精心沖煮的咖啡,卻因為濾紙的關係,喝起來帶有異味,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…
選購濾紙其實有訣竅! 漂白濾紙過濾效果較佳,能提供更純淨的咖啡風味,適合沖煮風味細膩的淺焙咖啡豆,如耶加雪菲。未漂白濾紙保留紙漿的天然纖維,環保性較高,適合沖煮風味濃郁的深焙咖啡豆,如曼特寧。竹纖維濾紙透水性適中,能讓咖啡油脂適度通過,風味層次更豐富,適合沖煮中焙咖啡豆,如哥倫比亞。
濾紙尺寸需與濾杯搭配。
- HARIO V60濾杯:01號濾杯搭配1-2人份濾紙,02號濾杯搭配2-4人份濾紙。
- Kalita Wave濾杯:155濾杯搭配1-2人份濾紙,185濾杯搭配3-4人份濾紙。
- Chemex咖啡壺:3杯份咖啡壺搭配半圓形濾紙,6/8杯份咖啡壺搭配方形濾紙。
咖啡壺的選購則需考量容量與使用場景。
- 300-500ml咖啡壺:適合單人使用,約可沖煮1-2杯咖啡,如Kalita 300ml玻璃壺,價格約500元。
- 500-700ml咖啡壺:適合雙人使用,約可沖煮2-3杯咖啡,例如HARIO V60 02號雲朵壺,價格約800元。
- 800ml以上咖啡壺:適合家庭或辦公室使用,約可沖煮4杯以上咖啡,如Chemex 8杯份咖啡壺,價格約2000元。
不同材質的咖啡壺保溫效果和耐用性不同。玻璃咖啡壺導熱快,但不保溫且易碎;陶瓷咖啡壺保溫性好,但導熱慢且較重;不鏽鋼咖啡壺保溫效果佳且耐用,但無法觀察沖煮過程。
手沖咖啡器具選擇指南:依個人喜好挑選濾杯、濾紙與咖啡壺
上一章我們了解了濾杯、濾紙、咖啡壺的基礎知識。接下來,一起來看看如何根據個人喜好和使用場景做出選擇。

濾杯形狀影響風味:錐形、扇形、梯形濾杯萃取差異與風味建議
手沖咖啡風味不如預期,有時候不是咖啡豆的問題,而是濾杯選錯了! 不同的濾杯形狀會直接影響水流速度,進而影響咖啡的萃取,要是選錯了,再好的咖啡豆也無法展現它原本的風味,實在可惜。
只要了解錐形、扇形、梯形濾杯的特性,就能輕鬆找到適合自己的風味。 錐形濾杯底部開口大,水流快,萃取時間短,適合喜歡明亮、高酸度咖啡的人。扇形濾杯底部平坦,水流慢而穩定,萃取均勻,能呈現平衡、醇厚的口感。梯形濾杯則介於兩者之間,風味也較為中庸。
以下是一些搭配建議,你可以參考看看:
- 錐形濾杯: Hario V60 02 錐形濾杯搭配 Kalita 101 濾紙,使用中焙耶加雪菲咖啡豆,能萃取出明亮的柑橘酸和花香,適合喜歡清爽口感的使用者。
- 扇形濾杯: Kalita Wave 185 扇形濾杯搭配 Kalita Wave 185 專用濾紙,使用深焙曼特寧咖啡豆,能萃取出醇厚的可可和堅果風味,適合喜歡濃郁口感的使用者。
- 梯形濾杯: Melitta 1×4 梯形濾杯搭配 Melitta 1×4 濾紙,使用中深焙巴西喜拉朵咖啡豆,能萃取出平衡的焦糖和巧克力風味,適合追求均衡口感的使用者。
材質也會影響風味喔!陶瓷濾杯保溫性好,能提升醇厚度,適合冬天使用。塑膠濾杯輕便耐用,適合旅行。另外,用 Hario V60 濾杯時,水溫從 92°C 降至 88°C,可以降低酸度,增加甜感。
了解濾杯跟風味的關係後,再來看看選購時還有哪些不可忽略的因素,像是預算、易用性等等。
為了更清晰地了解不同濾杯的特性,以下表格進行了比較:
濾杯形狀 | 水流速度 | 萃取時間 | 風味特點 | 推薦搭配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錐形 | 快 | 短 | 明亮、高酸度 | Hario V60 02 + Kalita 101濾紙 + 中焙耶加雪菲 |
扇形 | 慢而穩定 | – | 平衡、醇厚 | Kalita Wave 185 + Kalita Wave 185專用濾紙 + 深焙曼特寧 |
梯形 | 介於兩者之間 | – | 中庸 | Melitta 1×4 + Melitta 1×4濾紙 + 中深焙巴西喜拉朵 |

手沖咖啡器具選購3大考量:預算、易用性與清潔度
想開始手沖咖啡,卻發現器具價格 range 很大,而且用沒幾次就閒置,實在很浪費錢。 預算、易用性和清潔度是選購時必須考量的重點,忽略這些因素,可能會買到不適合自己的產品,影響手沖體驗,甚至讓你對手沖咖啡失去興趣。
所以,在選購前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和預算,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組合。 預算決定了你能選擇的產品範圍,易用性影響你的使用頻率,清潔度則關係到器具的維護和咖啡風味。
選購時可以注意這些細節:
- 預算:
- 入門級組合:HARIO V60 01 塑膠濾杯(約 300 元)+ HARIO V60 01 濾紙(100 張,約 150 元)+ Kalita 細口壺 500ml(約 800 元),總價約 1250 元。
- 中階組合:ORIGAMI 濾杯(約 1200 元)+ CAFEC Abaca 濾紙(100 張,約 300 元)+ Fellow Stagg EKG 溫控壺(約 6000 元),總價約 7500 元。
- 高階組合:KONO 名門濾杯(約 2000 元)+ KONO 專用濾紙(100 張,約 400 元)+ 田口護監修手沖壺(約 8000 元),總價約 10400 元。
- 易用性:
- HARIO V60 濾杯的螺旋肋骨設計有助於水流順暢,但新手容易因注水不均導致萃取不均。建議搭配 HARIO V60 專用滴漏架,可穩定注水。
- Kalita Wave 濾杯底部平坦,水流速度穩定,萃取均勻,但對研磨度要求較高。建議使用 Kalita Nice Cut G 磨豆機,可提供更均勻的研磨。
- KONO 名門濾杯結構簡單,操作方便,但清潔較為繁瑣。建議搭配 KONO 專用清潔刷,可有效清潔濾杯內部。
- 清潔度:
- 玻璃或陶瓷材質的濾杯和咖啡壺,可用洗碗機清洗,但需注意避免碰撞。
- 不鏽鋼材質的濾杯和咖啡壺,建議手洗,避免刮傷表面。
- 濾紙建議選擇未漂白的,避免化學殘留影響咖啡風味。
手沖咖啡3大關鍵:水溫、研磨度與注水技巧精準控制
在選購器具時,我們考量了預算、易用性和清潔度。接下來,讓我們深入探討手沖咖啡的另一個關鍵面向:精準控制。

水溫影響咖啡風味:88-93°C黃金區間,不同豆種水溫設定差異
手沖咖啡風味不夠好?問題可能出在水溫控制不夠精準。 水溫不對,再好的咖啡豆也無法展現它應有的風味,不是太酸就是太苦,白白浪費了你的時間和金錢,還讓你對手沖咖啡失去信心…
只要掌握水溫這個關鍵,就能大幅提升手沖咖啡的品質。「水溫對咖啡風味有顯著影響」。較高的水溫(90-96°C)能加速萃取,釋放酸味和苦味,提升醇厚度,但過高可能產生焦苦味。相反,較低的水溫(80-85°C)則能突出甜度和果酸,但可能導致萃取不足,風味寡淡。理想範圍通常在88-93°C之間,需根據咖啡豆的烘焙程度和個人口味調整。
不同水溫會帶來不同的風味變化:
- 使用96°C的水沖煮哥倫比亞薇拉產區的咖啡豆,會釋放出較強烈的柑橘酸和焦糖甜感,但若超過97°C,可能出現明顯的苦澀味。
- 使用82°C的水沖煮衣索比亞耶加雪菲咖啡豆,能突出其檸檬和花香,但若低於80°C,可能導致萃取不足,產生青草味和酸澀感。
- 使用92°C的水溫沖煮中度烘焙的巴西喜拉朵咖啡豆,可以平衡堅果香氣和巧克力醇厚度,避免過度萃取造成的苦味。
針對不同烘焙程度的咖啡豆,建議:
- 淺焙的衣索比亞耶加雪菲,建議使用92-94°C的水溫,以充分萃取其花果香氣。
- 中深焙的曼特寧,建議使用88-90°C的水溫,以平衡其醇厚度和苦味。
- 深度烘焙的義大利烘焙豆,建議使用85-87°C的水溫,以減少苦味和焦味,突出其巧克力和堅果風味。
精準控制水溫可使用以下設備:
- Fellow Stagg EKG電水壺(售價約新台幣6,500元),可精確控制水溫至1°C。
- Hario V60溫度計(售價約新台幣800元),可即時監測水溫。
- 若無專業設備,可將沸水倒入Hario雲朵壺(容量600ml,售價約新台幣1,200元)靜置30秒,水溫約可降低3-5°C。
掌握了水溫的奧秘後,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另外兩個影響風味的關鍵因素:研磨度和注水技巧。
以下表格展示了不同水溫對咖啡風味的影響:
水溫 | 風味變化 | 可能問題 | 適用咖啡豆 (範例) |
---|---|---|---|
96°C | 強烈的柑橘酸和焦糖甜感 | 超過97°C可能出現苦澀味 | 哥倫比亞薇拉 |
82°C | 突出檸檬和花香 | 低於80°C可能萃取不足,產生青草味和酸澀感 | 衣索比亞耶加雪菲 |
92°C | 平衡堅果香氣和巧克力醇厚度 | 避免過度萃取造成的苦味 | 中度烘焙巴西喜拉朵 |

研磨度與注水技巧:影響風味的關鍵,3種濾杯注水法教學
手沖咖啡風味總是差一點?很可能是研磨度跟注水出了問題。 研磨太粗或太細,注水太大或太小,都會讓咖啡風味大打折扣,不是過酸就是過苦,讓你怎麼沖都沖不出理想的味道…
要解決這個問題,你需要掌握「研磨度與注水技巧」。研磨度與注水技巧是影響手沖咖啡風味的關鍵因素。研磨度過粗,萃取不足,咖啡會偏酸、風味不足;研磨度過細,則容易過度萃取,產生苦澀味。建議使用刻度式磨豆機,根據不同咖啡豆調整研磨度,例如淺焙豆可略細,深焙豆則略粗。
以下列點說明不同研磨度與注水技巧對風味的影響:
- 研磨度:
- 細研磨度(如小飛馬600N磨豆機刻度3)沖煮淺焙肯亞AA,易過度萃取,產生苦澀味和雜味。
- 粗研磨度(如小飛馬600N磨豆機刻度6)沖煮深焙曼特寧,易萃取不足,產生酸味和水味。
- 中等研磨度(如小飛馬600N磨豆機刻度4)沖煮中度烘焙哥倫比亞,可平衡酸甜苦。Kalita Nice Cut G磨豆機,刻度4適合手沖中焙咖啡豆,刻度3適合摩卡壺。
- 注水技巧:
- 大水流直接沖擊咖啡粉,易造成過度萃取,產生苦澀味和雜味。
- 斷水技巧可控制萃取時間,避免過度萃取,突出咖啡的甜度和果酸。
- 繞圈注水可均勻濕潤咖啡粉,促進咖啡粉釋放二氧化碳,提升咖啡的風味。Hario V60濾杯建議小水流繞圈注水,避免水流直接沖擊濾紙。
- 濾杯與注水:
- Hario V60濾杯建議中心注水法,小水流繞圈。
- Kalita Wave濾杯建議分段注水法,每次注入約50-70毫升,觀察咖啡粉膨脹和萃取情況。
- Chemex濾杯建議大水流注水法,快速均勻濕潤咖啡粉。Kalita Wave 185濾杯,總注水量300毫升,分3次注入,每次100毫升。
咖啡器具清潔保養:延長濾杯、咖啡壺壽命的3大秘訣
了解了不同咖啡豆的研磨度和注水技巧後,要確保風味,清潔與保養絕對是不可忽略的一環。

陶瓷、玻璃、金屬濾杯清潔法:3種材質的清潔保養重點
不同材質濾杯用錯清潔方式,不僅會影響咖啡風味,還可能縮短濾杯壽命,實在得不償失。 想像一下,你心愛的陶瓷濾杯因為用了不對的清潔劑而產生刮痕,或是金屬濾杯因為清潔劑殘留而影響咖啡風味,長期下來,這些都會讓你手沖咖啡的體驗大打折扣。
只要根據濾杯材質選擇合適的清潔方式,就能輕鬆解決這個問題。
- 陶瓷濾杯: 陶瓷濾杯嬌貴,建議使用pH值中性的清潔劑,像德國DM集團旗下Denkmit品牌的餐具清潔劑(500ml,約新台幣65元)就很適合。切記,千萬別用鋼絲球等粗糙材質,會刮傷表面喔!
- 每日清潔:用Denkmit清潔劑搭配3M思高百利海綿菜瓜布(單片約新台幣25元)輕輕擦拭就OK。
- 深度清潔:將Denkmit清潔劑以1:3比例稀釋後浸泡30分鐘,再用軟毛刷輕輕刷洗,就能去除頑固污垢。
- 玻璃濾杯: 玻璃濾杯最怕溫差太大,清潔時要溫柔一點。推薦使用柔軟海綿和玻璃清潔劑,像日本花王Kao的玻璃清潔劑(480ml,約新台幣89元)就很不錯。
- 日常清潔:用花王玻璃清潔劑搭配microfiber超細纖維布(30x30cm,三片裝約新台幣120元)擦拭,輕鬆去除指紋和水漬。
- 去除粉末:先用清水沖洗掉咖啡粉末,再噴灑花王玻璃清潔劑,靜置5分鐘後擦拭,效果更好。
- 金屬濾杯(如不鏽鋼): 金屬濾杯最怕含氯成分的清潔劑,會讓它生鏽!推薦美國Weiman不鏽鋼清潔劑(354ml,約新台幣280元),溫和又有效。
- 日常清潔:用Weiman不鏽鋼清潔劑搭配柔軟的棉布擦拭,保持光亮如新。
- 去除鏽斑:將Weiman不鏽鋼清潔劑噴灑在鏽斑處,靜置10分鐘後用刷子輕輕刷洗,就能恢復原貌。
對了,不同地區的水質也會影響清潔方式。台北市自來水硬度較低,用一般中性清潔劑即可;但高雄市自來水硬度較高,就要定期除垢,可以用白醋溶液(白醋與水以1:1比例混合)浸泡濾杯1小時。記住,所有濾杯洗完都要徹底沖乾淨,才不會有清潔劑殘留喔!
清潔溜溜的濾杯很重要,但別忘了,咖啡壺也需要定期保養,才能煮出好咖啡。
以下是三種濾杯材質的清潔方式比較:
材質 | 推薦清潔劑 | 日常清潔方式 | 特殊清潔 |
---|---|---|---|
陶瓷 | Denkmit餐具清潔劑 | 搭配3M思高百利海綿菜瓜布輕輕擦拭 | 1:3稀釋清潔劑浸泡30分鐘後軟毛刷洗 |
玻璃 | 花王Kao玻璃清潔劑 | 搭配microfiber超細纖維布擦拭 | 先清水沖洗咖啡粉末,再噴灑清潔劑靜置5分鐘後擦拭 |
金屬 | Weiman不鏽鋼清潔劑 | 搭配柔軟的棉布擦拭 | 噴灑在鏽斑處靜置10分鐘後刷洗 |

咖啡壺除垢保養:5種方法延長咖啡壺壽命,每月至少清潔一次
咖啡壺如果沒有定期除垢,水垢累積會影響咖啡風味,甚至讓咖啡機壽命縮短,實在划不來。 想像一下,你用一台充滿水垢的咖啡壺煮咖啡,煮出來的咖啡味道怪怪的,長期下來,咖啡機也可能因此故障,讓你得花錢換新。
只要定期除垢,就能確保咖啡風味,延長咖啡壺的使用壽命。 建議每月至少除垢一次,如果使用頻率高或水質硬度高,就要增加除垢頻率。
除垢方法:
- 檸檬酸:將 30 克的檸檬酸溶解於 500 毫升的熱水中,倒入咖啡壺中靜置 30 分鐘,再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。
- 白醋:將白醋與水以 1:1 的比例混合,倒入咖啡壺中煮沸,靜置 1 小時後倒掉,再用清水沖洗數次。
- 美式滴漏式咖啡壺:使用飛利浦 Philips 咖啡機除垢劑(250ml,售價約新台幣350元),按照說明書指示將除垢劑加入水箱,啟動咖啡機進行除垢程序。
- 義式摩卡壺:使用義大利 Bialetti 摩卡壺專用清潔劑(750ml,售價約新台幣420元),將清潔劑加入下壺,按照正常煮咖啡的步驟進行清潔。
- 法式濾壓壺:使用小蘇打水(1湯匙小蘇打溶於500毫升熱水)浸泡濾網和玻璃壺身30分鐘,再用清水沖洗乾淨。
除垢後務必用清水徹底沖洗咖啡壺,確保沒有殘留的清潔劑。
濾杯、濾紙和咖啡壺的存放也很重要:
- 濾杯:清潔後徹底乾燥,存放於乾燥通風處,避免陽光直射。最好放在濕度低於60%的環境中,如果可以,用防潮箱存放更好。
- 濾紙:存放在密封容器中,避免受潮或沾染異味。最好放在濕度低於50%的環境中。
- 咖啡壺:清洗乾燥後存放在陰涼乾燥處,避免碰撞。如果長期不使用,可以在壺內放入乾燥劑,也可以用咖啡壺專用防塵罩遮蓋。

手沖咖啡6大常見問題:從研磨度到水溫,一次解決風味不穩困擾
在完成了咖啡壺的清潔與存放之後,接下來我們將進入手沖咖啡的常見問題解答,幫助你解決沖煮時遇到的各種疑難雜症。
手沖咖啡新手常常遇到風味不穩定的問題,不是太苦就是太酸,讓人很困擾。 想像一下,精心挑選的咖啡豆,卻因為沖煮失誤而變成難以下嚥的苦藥,或是酸到皺眉的檸檬汁,不僅浪費了咖啡豆,更澆熄了對手沖咖啡的熱情。長期下來,你可能會開始懷疑自己,甚至放棄手沖。
別擔心,其實只要掌握幾個關鍵技巧,就能輕鬆解決這些問題。「手沖咖啡常見問答」將針對苦澀味、酸味、研磨度、水溫、注水方式和粉水比等常見問題,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。
苦澀味通常代表過度萃取,酸味過重則可能萃取不足。過度萃取通常表現為苦澀味明顯,尾韻帶有焦味,且萃取時間超過3分鐘。反之,萃取不足則表現為酸味尖銳,body單薄,缺乏甜感,萃取時間短於2分鐘。
研磨度調整:研磨度過細易造成苦澀,改用較粗研磨。若風味不足,則使用較細研磨。建議每次調整以1-2格為單位。
- 例如,使用Hario V60濾杯搭配Kalita Wave濾紙時,若使用小飛馬600N磨豆機的2.5格研磨度導致過度萃取,可調整至3.5格。
- 在濕度較高的梅雨季,咖啡豆吸濕後研磨度會變細,需適當調粗1-2格。
水溫調整:深焙豆建議使用較低水溫(88-90°C),淺焙豆則可使用較高水溫(92-94°C),以提升風味表現。
- 例如,使用瓜地馬拉安提瓜產區的咖啡豆,建議使用92°C水溫;使用衣索比亞耶加雪菲產區的咖啡豆,建議使用90°C水溫。
注水方式調整:集中注水能提升萃取率,分散注水則降低。
- 例如,使用Hario V60濾杯時,建議採用集中注水方式;使用Kalita Wave濾杯時,建議採用分散注水方式。
粉水比調整:一般建議粉水比為1:15至1:18。若希望咖啡風味更濃郁,可調整至1:12或1:14。
- 例如,使用20克咖啡粉,搭配240-280毫升的水;反之,若希望口感更清爽,可調整至1:20。